特朗普在一天之内连续发出14封加税的“战书”,中美之间还是“休兵状态”,美国也不敢轻举妄动。
特朗普这两天连续给各国领导人寄了14封公开信,宣告从8月1号开始,要对日本、韩国在内的14个国家加征25%到40%不等的关税。
日本、韩国、哈萨克斯坦、马来西亚、突尼斯都将迎来25%的关税提升;波黑和南非关税涨到30%;印尼则是32%;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涨到35%;柬埔寨和泰国的关税达36%;老挝和缅甸的则是40%。
他在社交媒体上陆续发了几份信件,内容差不多,基本上就是换了个抬头、国家的名字和具体的税率数字。
信里他提醒各国领导人说,要是想用提高对美关税作为反击的话,美国也会跟着把关税往上调。再者,如果这些国家愿意对美国公司敞开市场,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,那美国可能会重新考虑信里的那些事儿。
当天的下午,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说,特朗普打算签个行政命令,把原本7月9号到期的“对等关税”暂停90天,新的截止时间定在8月1日。
从表面来看,特朗普这次给14个国家的领导人写信,归根结底不过是想催促他们尽快跟美国商谈,同时也为自己制造个“大新闻”的炒作点。
这么说吧,只要拿4月2日公布的“对等关税”清单一对比,就会发现,特朗普这次对14国宣布的关税,其实就是在那天的基础上涨了点儿或者降了点儿,随便变个数字,没啥新意。
马来西亚和日本原本都是24%,这次都涨到25%,多了1个百分点;哈萨克斯坦的税率从27%降到25%,少了两个百分点;孟加拉国和塞尔维亚的税率也从37%降到35%;而韩国、印尼、南非、波黑还有泰国的关税则保持不变。
只有三个东南亚国家算是例外,老挝和缅甸的税率分别从48%和44%下降到了40%;至于柬埔寨,税率从49%一下子降到了36%,虽然降了不少,但还是挺高的。
就是说,哪怕特朗普不曾发信,这里头的14个国家大多数到8月1日,关税税率还能跟以前差不多,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因此,特朗普写信的意图其实挺明显的,就是催促那些对美国贸易顺差挺大的国家,尤其是谈判进展慢的那些,在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赶紧跟美国达成协议。
同时把这14封信作为头条新闻的亮点,吸引大家的注意力,转移对7月9日关税暂停时间延长的关注——毕竟上周还刚说过“没有必要再继续延长关税暂停期”呢。
信里,特朗普清楚地告诉这些国家两件事:第一,得像越南一样,对美国的产品采取零关税措施,整个国内市场都得对美国完全敞开。
第二点,别想着美国的关税会一下子降到零。特朗普明确说过,“这些关税可能会随着我们和贵国关系的变化而调整——可能会增加,也可能会减少。”
特朗普在越南留下了20%的关税,给英国则留了10%,这两个国家目前是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唯一两个。至于日本,承诺会买美国能源、在美国增加投资、建厂啥的,石破茂政府答应了不少事情,可就是因为坚决要求美国关税归零,结果一直没能谈妥。
韩国的情况也是差不多,李在明一开始可不想在外交上做出这么大的让步,但看着也难再拖下去了。实际上,韩国比日本还要被动一些。
除了那些被西方制裁、不能跟美国做生意的少数几国之外,特朗普对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加征10%的关税,这也是他的底线。
这次,像中国、欧盟、印度、加拿大、墨西哥这些对美贸易顺差挺大的国家,都没收到特朗普的信函,其实从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。
欧盟、印度这些“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”跟特朗普政府应该谈得挺顺利,特朗普觉得跟它们在8月1日之前搞成的可能性挺大,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写信催促了。
这里得提醒一下,欧盟那边有消息传出来,说它们正努力跟美国敲定一个初步的贸易协议,好在8月1日之后美国对欧盟的关税能定在10%,这样以后还能继续谈,争取达成一个长期的协议。
据说,这份“永久性关税”不打算搞零关税,而是希望在飞机零部件、汽车、酒类这些欧盟向美出口的主要产品上,争取一些关税豁免。
欧盟这回也算是学会了一些跟2.0版特朗普打交道的技巧:先把协议谈成,把面子给到位,再慢慢商量利益上的事儿。
说到中国,咱们就不用多说了。一方面,中美之间那24%的关税暂停时间要到8月初才算结束;另一方面,特朗普也清楚,中国是唯一的例外,发个信“下战书”催促这种事儿基本没啥意义。
这么一说吧,就算到8月初之前,中美之间没能取得更多的谈判进展,特朗普也会自己找各种借口把“休战期”拖长——毕竟,他也知道中国的反制措施有多坚决,更别说中国还掌握着稀土这张底牌。
简配资-简配资官网-最大的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股票交易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